注册/登录
English
Toggle navigation
注册/登录
在线缴费
English
首页
关于学会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现任理事会
学会机构
工作委员会
地方分会
历任理事会
会员中心
入会须知
注册登录
会员福利
常见问答
在线缴费
学会奖项
贝时璋杰出贡献奖
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
贝时璋国际奖
膜生物学研究奖
学术会议
教育培训
科学普及
生涯规划
招生信息
招聘信息
科学家掠影
党建工作
工作动态
政策法规
学习园地
出版物
学会期刊
学会年报
下载专区
学会文件
相关表格
会议资料
生涯规划
招生信息
招聘信息
科学家掠影
科学家掠影
首页
• 科学家掠影
【会员先锋】支泽仑:跨领域玩家——他尝到了学科交叉的甜头
(2023-09-19)
【对话】王凡:努力将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百姓
(2023-07-29)
【会员先锋】因为“太交叉”找不到审稿人?中国学者跨界研究解决经典难题
(2023-06-14)
【会员先锋】这篇Nature论文曾被Science拒稿,作者总结经验:捅破窗户纸!
(2023-06-05)
【5·30科技工作者日】缅怀杰出的生物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奠基人之一的林克椿先生
(2023-06-01)
【5·30科技工作者日】辛勤耕耘为事业 鞠躬尽瘁献人生--记著名生物物理学家沈淑敏先生
(2023-05-26)
【5·30科技工作者日】贝时璋:用生命探索生命
(2023-05-24)
【5·30科技工作者日】科学精神的星光——纪念邹承鲁院士诞辰100周年
(2023-05-17)
【会员先锋】3年切了1.5吨花菜! 90后博士生一作发Science
(2023-04-18)
【会员先锋】大四时被“忽悠”进组,27岁小伙发首篇Nature论文
(2023-03-30)
深切追思 | 纪念生物膜领域开拓者杨福愉院士
(2023-01-10)
【科学家掠影】邹承鲁:只向真理低头,偶尔为爱温柔
(2022-12-16)
【科学家精神宣讲】曾艺:此间能静坐,何必在山林
(2022-11-09)
【学风道德建设】卞修武院士:不辱使命,担当作为,争做表率
(2022-11-01)
【科学家精神宣讲】陈玲玲:在“暗物质”世界跋涉追光的“解码人”
(2022-10-13)
【科学家精神宣讲】匡廷云:优雅的科学家,一生的追光者
(2022-10-09)
【科学家精神宣讲】81岁院士,讲了一门“比春运火车票还难抢”的课
(2022-09-30)
【科学家掠影】李栋:看清细胞更深处
(2022-09-22)
让我们争一口气!饶子和名誉理事长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22-09-09)
【对话】生物信息学促进医疗体系范式变革——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
(2022-08-10)
【科学家掠影】把冷板凳坐热,他是中国冷冻电镜先行者,年过七旬仍在追逐前沿
(2022-01-18)
蒲慕明: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科学研究的本质
(2021-12-21)
图说科学家故事丨杨福愉:生物膜领域的奠基人
(2021-12-08)
李毓龙:光学成像工具的发展及全脑研究
(2021-11-10)
邵峰:不能因为惧怕失败而失去挑战困难的信心
(2021-09-27)
李栋:10年抵达0.00000006米,分辨率并非唯一答案
(2021-09-10)
热爱与坚持,听阎锡蕴院士分享人生意蕴|记第十九次生物物理大会青年科研生涯规划讲座
(2021-08-01)
陈子江:“医学科学家”要不断地做从0到1的创新
(2021-04-09)
诺奖得主多萝西·霍奇金推动中国晶体学对外交流之路
(2021-03-19)
金力:中国在表型组研究的设施建设方面有着“后发优势”
(2021-03-16)
王志珍:我希望女性科技工作者能得到社会更多重视
(2021-03-08)
蒲慕明:在科研无人区做“探险家”
(2021-02-25)
张明杰:教育的目的
(2021-02-02)
施一:只有当基础研究足够扎实的时候,做产品才会成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2021-01-26)
刘颖:科研像一场马拉松,认准了这条路,再辛苦也要坚持跑下去。
(2021-01-19)
程和平:抢占生命科学研究的关键制高点
(2020-12-02)
【对话】陈良怡:“看清楚疾病的发病机制,对医学的发展和找到对症的治疗药物至关重要。”
(2020-09-28)
阎锡蕴:得遇良师是人生幸甚之事—怀念贝时璋先生
(2020-09-11)
Endo发现“他汀”的奇妙之旅
(2020-08-05)
大分子里“探”乾坤 ——走进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0-07-24)
1972年,中国科学家代表团访欧美之旅
(2020-07-15)
施一公:办大学、做科研、育人才,只求创新突破
(2020-07-14)
郭爱克:真挚的友谊 真诚的合作——我与德国马普学会生物控制论研究所
(2020-07-03)
施一公:知足常乐是创新的大敌
(2020-07-03)
李国红:我的科学旅途
(2020-07-03)
邹承鲁:科学研究五十年的点滴体会
(2020-07-02)
钱学森: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
(2020-07-02)
贝时璋:我的一些回忆
(2020-07-01)
肖瑞平:打通转化医学的最后一公里
(2020-06-29)
王祥喜:为了新冠疫苗研发的加速度
(2020-06-12)
«
‹
1
2
›
»
共2页,7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