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掠影

阎锡蕴:优秀也优雅

日期:2017-03-09  浏览次数:4744

     2015年12月7日,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在61名新晋中科院院士中,有9位女院士,占比14.8%。尽管此次新当选女性院士的数量和比例均创新高,但不容否认的是,男性在科研舞台上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国科大记者团走近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女性:女院士、女博导、女博士……讲述她们科研中的故事、呈现她们生活里的精彩,向更多人展示她们智慧与气质并重的美丽人生。

     国科大记者团采访新晋女院士阎锡蕴时,正值春节前夕,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正在筹备年终联欢会。作为该所蛋白质与多肽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阎锡蕴号召整个中心的师生全体出动,一起排练舞蹈。从前些年风行一时的“江南Style”“小苹果”到今年的“狐狸叫”,阎锡蕴领衔的欢乐群舞成为所里的品牌节目。“阎老师教起我们跳舞来,就像指导实验一样认真。”博士二年级学生张健林一边笑着说,一边向笔者展示着作为表演道具的狐狸耳朵。

     “我这个人没有什么条条框框,也从不觉得身为科学家就要放弃生活中的美好。”阎锡蕴说。

优秀也优雅

     眼前的阎锡蕴,留着一丝不乱的雅致短发,穿着蓝紫色的中式修身服装,完全是一位优雅精致的女性。但她坦言,自己过去并不注重服饰,也不关注性别。“我不光有老人、孩子要照顾,还有大量的实验等着我去做。那时的我,总是3分钟搞定全部梳妆,然后直奔实验室。”她快人快语地说。

     直到2003年,阎锡蕴被选为中国女科学家代表,参加在韩国召开的世界女科学家大会。在这次大会以及后来一系列国际组织的女科学家活动中,她看到来自各国的优秀女性科技工作者不仅工作出色,而且着装得体,各展风采、美不胜收。她才意识到,原来女科学家也能如此之美。

     “因此,我认为人们有必要改变传统观念。”阎锡蕴说,“正如人们习惯于把家庭和事业对立起来,女性的优秀与优雅也常被视为不可兼得。不少人觉得工作出色的女人在生活中一定大大咧咧、不修边幅。其实,不论男女,都应当既优秀,又优雅。”

     “爱科学、爱生活、爱美丽”,这是阎锡蕴的“三热爱”。到她家做客的人,往往会惊诧于屋里的温馨美好。在阎锡蕴看来,家务也是充满创意的工作。她会随季节更换窗帘和床单,也会亲手烹调精美的菜肴。她会在丈夫生日时,亲手制作生日蛋糕,也会在自己生日时装点一下家里环境。有一年,她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是一面用镂空福字和红漆喷制而成的“百福墙”,这让她家的门厅装饰增色不少。

     像大多数科研人员一样,阎锡蕴非常忙碌。由此,她练就了一套效率奇高的时间管理法。当她穿过家中各个房间时,双手都不闲着,顺便就做完了许多家务;她没有完整的时间去健身,只好“见缝插针”:无论在灶台旁还是办公桌前,她设计了一套便利的健身操,用来放松身心,锻炼身体。

     在阎锡蕴的办公室里,奖状、奖杯数不胜数。但她笑着说,那个“中科院五好家庭”纪念杯才是自己最珍惜的。

科研女性“三自经”

     2015年,阎锡蕴当选亚洲生物物理联盟主席,成为该组织成立30年以来的第一位女主席。

     “女科学家”“女院士”“女主席”……人们提到阎锡蕴,总是少不了对其女性身份的强调。在这个女性仍然会因为社会因素和自我放弃而淡出科研道路的时代,阎锡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鼓励更多的年轻女科学家坚守梦想。

     在她主持的第九届亚洲生物物理学大会上,她举办了题为“女性与生物物理之美”的女科学家论坛,特意邀请了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王志珍院士等多位优秀女科学家,与青年交流科研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论坛不仅普及了国家对女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优惠政策,还解答了青年关于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困惑,得到与会者的赞赏。

     学生们都知道,阎锡蕴有套常常挂在嘴边的女性“三自经”:自强、自信、自在。在她看来,自强催人奋进,自信让人美丽,而自在,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1986年,阎锡蕴被派往德国马普细胞生物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当时她的女儿刚刚2岁。初到德国,她突然发现自己被置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不仅语言上存在障碍,还面临很多闻所未闻的新名词、新技术和新任务——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要强的阎锡蕴只好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自学。每到周末,德国的同事都回家与家人团聚,她就独自坐在海德堡大学的图书馆里“啃书”。有一次,她面对着图书馆的大玻璃窗,看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辆和行人。一时间,对家人的思念、工作中的艰辛纷纷涌上心头,让她感到难过不已。

     然而,就当她回到住处,关好门窗,准备大哭一场释放负面情绪时,却发现自己根本哭不出来。“我不能因为自怨自怜而浪费时间。”她想明白了,“要是不作出点成绩,怎么对得住为我作出牺牲的家人呢?” 在这里,她别无选择,只有勤奋。

     最终,阎锡蕴成了第一位拿到博士学位的访问学者,德国马普机构的媒体还为她作了大篇幅的报道。

戏剧性的重大发现

     2007年,阎锡蕴团队首次公布,无机纳米粒子具有如同酶一样的催化活性,并将其作为“酶”用于疾病检测。这为后来“纳米酶”新概念提供了首例实验证据。当年,这个意外发现在学术界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从此改变了无机纳米材料属于惰性物质的传统概念。新特性的发现带来了新应用,促进了纳米科学与医学的交融。

     谈及这项成果,阎锡蕴表示,在纳米酶发现的背后还有一个值得讲述的故事。

     当年,她所领导的团队发现了一个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肿瘤新靶点CD146。他们与中科院物理所王太宏课题组合作,想把生物分子与磁纳米粒子偶联,发展肿瘤诊断的新方法。然而,实验中却出现了一个“诡异”的现象:作为阴性对照的磁纳米粒子不可思议地与过氧化物酶底物发生了反应。

     开始,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反应体系中某种成分被污染所致,于是轮番更换各种试剂,不断重复实验,但结果依然如此。这让主要从事这项实验的博士研究生高利增很苦恼,觉得自己的课题走进了死胡同。

     而阎锡蕴并没有轻易放弃,她又找来两名学生,和高利增一起背靠背重复该实验:结果仍然一样!这时,在排除了各种可能性之后,只剩下唯一的解释:纳米级的氧化铁颗粒可能具有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活性。

     阎锡蕴带着这个大胆的假设去请教化学家和材料学家,起初大家都不敢相信,并对此提出很多质疑。为此,她和她的学生从酶学角度系统对比研究了纳米材料与天然酶,证明氧化铁纳米颗粒具有与过氧化物酶一样的催化效率和催化机理。这项成果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发表之后,立刻引起了材料、化学和生物等多领域的研究者高度关注。英国皇家化学会刊发表综述,认为这是酶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纳米酶不仅克服了长期以来天然酶容易失活,多数模拟酶催化效率不高的问题,还为模拟酶研究提供了新思想和新材料。

     回顾纳米酶的发现历程,阎锡蕴感慨极深。她发现,许多学生总是希望拿到符合预期的实验数据,却很容易丢弃那些意料之外的结果。“这不是科学的精神。”她说,“要尊重客观现实,实事求是,敢于想象和推理。万一,这个不合常规的结果就是一项重大发现呢?”

     如今的高利增已是扬州大学的特聘教授,作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他还在继续从事纳米酶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他说:“我很感恩,这次经历是我人生中的重要一课。”

黑沙里淘出的真金

     每一个年代的人都有着各自特殊的经历。看着今天活跃在科研一线的女科学家阎锡蕴,谁又能想到,她曾是铸造车间里的一名翻砂女工呢?

     1977年以前,阎锡蕴和丈夫同在中原一家汽车配件厂的铸造车间工作,干的是让很多人难以承受的重体力活儿。不论是在钢花飞溅的炼钢炉旁,还是在天车和风机轰鸣的车间,她总是吃苦耐劳、勤快好学,短短4年就升为三级工,年年都获得“劳模”称号。

     “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阎锡蕴夫妇成了第一批冲进大学的人,并且都在毕业后进入了中科院。而阎锡蕴在经历了工作、深造、留学等历练后,最终成为研究所里的一名科研人员。

     转眼40多年过去了,在阎锡蕴家中,当年在工厂获得的劳动模范奖状依然保存完好。她还会抽空回到工厂,去探望当年带她工作的师傅。在师傅的眼里阎锡蕴可是“黑沙里淘出的真金子啊!”

难忘恩师贝时璋

     在阎锡蕴的成长经历中,得到过许多领导、老师和同事的帮助,其中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被誉为中国生物物理学奠基人的贝时璋院士。

     1983年,大学毕业的阎锡蕴被分配到中日友好医院工作,为了提高科研能力,她来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实习,遇到了时任所长的贝时璋先生。孰料,她的人生从此就改变了。

     在贝先生的指导下,阎锡蕴开始了她的科学生涯:先是到北京大学进修生物化学,继而被保送到日本短期进修分子生物学,之后又去德国攻读博士,后来再到美国做博士后。在她不断攀登的路上,一直伴随着贝先生的鼓励与支持。

     提及恩师,阎锡蕴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感激和钦佩:“贝老一生淡泊名利,为人谦和,却又处处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先生是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对我们这些晚辈极其关爱、极其负责。”在她的回忆里,有一幕仍然生动:当年贝先生亲自指导她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一看就是五六个小时。

     如今,在阎锡蕴的办公室里,仍摆放着当年她赴德国读书前与贝老的合影,以及贝老亲笔挥毫的题词:“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我不仅把这几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更希望把这种精神传递给我的学生。”阎锡蕴说。

学生眼中的活力导师

     “在我眼里,阎老师是一位美丽、智慧又懂生活情趣的女性,她对科学的热爱与敬业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阎锡蕴的硕士研究生王培霞说。

     她表示,在阎老师课题组里学习、工作,总是不乏惊喜。一次组会结束后,阎锡蕴拿出一个大西瓜来犒劳大家。一位同学拿刀切瓜,显得非常吃力,阎锡蕴接过刀来,没几下便把西瓜切成了一艘漂亮的帆船!阎老师的这一手,让同学们羡慕不已。借此机会,她告诫大家,创新无处不在,“只要你有创新的欲望,劳动就是一种快乐而非艰辛。”多年来,正是这分热爱,让她不知疲倦地投入到科研工作,并能享受其中的快乐。

     课题组高级工程师张德玺说,平日里阎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学生进行组会汇报、撰写论文时总会提出很多修改建议甚至批评。这样做的结果是,她的学生往往能更自信地面对毕业答辩,甚至获得百篇优秀论文和中科院院长特别奖。

     “想到未来,我和我的师弟师妹们还是挺有底气、挺有自信的。”已经博士毕业,正在课题组做博士后的范克龙告诉笔者。

Enjoy的智慧

     “同样的工作,有些人做起来很辛苦,而有些人却很享受(enjoy)。”在采访中,阎锡蕴如是说。在她眼里,科研是创造、家务是创造、爱美也是创造,就连切西瓜也可以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要理解她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的那分热情、活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就绕不开这样一种人生态度。

     阎锡蕴一再强调,科研是一项有趣的工作。而当下对科研工作的宣传,仍在过度渲染其枯燥、单调、清贫、艰苦的一面,却忘记了:科学原本是一场激动人心的探索之旅,是一条令人痴迷的发现之路。

     在笔者看来,enjoy是一种智慧。很多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就是在享受科研乐趣、追逐真理之梦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向事业的高峰。科研工作的确充满艰难困苦,但科研的真正魅力仍然在“乐”不在“苦”。承认这一点,有助于让更多人重新认识科学、认识科学家。甚至,能让更多人无惧于点燃自己的科学之梦。

                                (文章转账自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网,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摄影/许澜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