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全团队在β-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浆细胞外囊泡(EVs)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日期:2023-02-28 浏览次数:153
来源:大屯路15号
现有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筛查方法步骤繁琐,且具有较高的漏检率,同时β-地中海贫血临床亚型分型诊断存在困难,基因型相同而临床表型相异的问题悬而未决。在特定地区,罕见或新突变仍需深入探究才能进行亚型归类,并且特定情况下亚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亚组患者临床特征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如铁过载的潜在机制,疾病进展中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效的治疗靶点等,提示亚型间存在病理生理性差异。当前,输血治疗虽然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其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如铁过载、异体免疫、感染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随着多种治疗方法的发展,探索不同亚型之间的病理生理特征,将有助于优化不同患者的临床选择。因此,有必须发展新型诊断策略,提高传统诊断方法的灵敏度,降低漏诊率,实现亚型诊断,这将极大地有利于早期临床管理干预。
2023年2月1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杨福全团队在i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Differential proteomic patterns of plasma extracellular vesicles show potential to discriminate β-thalassemia subtypes"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浆细胞外囊泡(EVs)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杨福全团队近年来系统开展了β-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浆的多维度蛋白质组学研究工作,该研究工作是继2022年4月15日i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题为"Plasma proteome profiling combined with clinical and genetic features reveals the path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β-thalassemia"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浆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后的又一重要进展。
图. β-地中海贫血亚组间蛋白质组差异谱与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流程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8900422300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