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关于印发《中国科协2020年科普工作要点》的通知

日期:2020-03-16  浏览次数:13687

关于印发《中国科协2020年科普工作要点》的通知


协普函综字〔2020〕5号


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科普部(普委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科协科普工作相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科普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书记处对科协工作指示要求,现将《中国科协2020年科普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做好2020年科普工作。


附件:中国科协2020年科普工作要点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2020年3月12日


中国科协2020年科普工作要点



2020年,中国科协科普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紧扣中国科协“合作发展年”主题,扎实推进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积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化科技为民服务,加强应急科普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科协组织动员力,打造普惠创新、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

一、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普工作为契机,加强科协系统“一体两翼”科普服务联动

1.持续做好应急科普宣传服务。围绕服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和助力复工复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动员地方科协、全国学会,发挥科技工作者专业优势,用好科技馆体系,动员广大基层“三长”、科普信息员、科技志愿者和社会各方力量,积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强疫情防控,丰富科普资源,加强精准传播,持续开展应急科普宣传。

2.推进建设中国科普“中央厨房”。深入实施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打造“科普中国”品牌,支持“自主生产+平台化运营”模式,发挥好科普中国、数字科技馆和“一体两翼”科协组织科普平台作用,丰富科普服务产品供给。动员学会、科研院所、科普大V等社会各方入驻科普中国,吸引汇聚社会机构生产的优质科普资源。探索整合现有资源,加强与电视、网络、报刊等主流媒体合作,扩大和提升科普平台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

3.创新提升基层科普服务水平。引导基层科协组织积极融入并充分依托所在地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运用信息化传播手段升级传统科普方式,加强科普内容精细供给和精准推送。落实《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2年)》,继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科学素质培训培育,提升农民科普信息化服务水平。深化全域科普试点工作,鼓励地方科协继续探索建立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工作体系。做精做强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建设智慧农技协,加强农技协组织建设。以服务公众、发挥作用为导向,推动科普e站以客户端为重点转型升级。

4.强化“一体两翼”联动工作机制建设。认真分析总结防控应急科普工作经验做法,健全工作信息报送和工作经验交流手段,探索建立涵盖应急科普领导组织、内容生产、传播发声、协同合作、国际交流等方面行之有效的机制措施。建立地方科协、全国学会科普信息化工作科学评价体系,应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对地方科协、全国学会入驻科普中国、新媒体运营、基层科普阵地、科普信息员等工作进行常态化评价并定期发布。加强调查研究,组织基层区域观摩交流,宣传推广各地、各学会在科普工作特别是抗疫应急科普工作中的先进典型,推动基层科普服务常态化、精准化、多样化发展。

5.着力提升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等重点活动效果影响。围绕“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开展好科技志愿服务和应急科普典型表彰、主题科普活动等科普板块工作。在9月第三周集中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进一步创新形式,集成基层工作资源,集中展现全年科普工作特色和亮点,形成年度科普工作热潮。结合健康中国、绿色核能、环境保护、防灾减灾、食品安全、合理用药等热点主题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

二、全面总结评估,强化党委政府联合协作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平台

6.组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实施评估。开展第十一次全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覆盖全部地级市。采用各地自评估、第三方评估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地、各部门十五年以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情况开展督查评估。强化《科学素质纲要》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在顶层设计、平台搭建等方面形成战略合力,推动各级政府积极承担主体责任强化政策、资金等保障。

7.开展《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表彰。联合中央有关部委,对《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十五年来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宣传好《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十五年取得的成就。

8.做好新科学素质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总结梳理《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有效经验,围绕未来十五年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编制工作。把握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国际发展趋势,研究构建新时代科学素质发展监测指标体系。

三、强化科普供给,深入建设社会化科普大平台

9.推进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建设。持续推动建设社会化科普生态,着力建立完善制度机制,加强秘书处建设,密切联合体成员之间的交流联动,推动设立有影响力的科普奖项,开展有影响力的科普活动,发挥各成员单位在科普领域的示范带动作用。继续举办“典赞·科普中国”活动。

10.推动科学辟谣平台“升舱”。推动应急科普和科学辟谣平台纳入国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努力打造国家级平台。扎实推进谣言库、辟谣资源库、权威专家库“三库”建设,持续拓宽传播渠道,带动地方科协、全国学会和社会各方形成科学辟谣传播矩阵。加强与有关部委联动,进一步发挥科技群团的科技属性和准官方、第三方优势,提升科协科学辟谣权威影响力。

11.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科技志愿服务。以“党建+科技志愿服务”为主线,着力打造系统化的科技志愿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服务记录证明、嘉许激励等制度建设。推动与中央文明办共同打造“智惠行动”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大力完善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功能。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50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的县级科协牵头,在县级志愿服务总队下组建科学普及志愿服务常备队伍。打造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并深入开展科技志愿服务。不断引导各类科技人才加入科技志愿者队伍,推动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科技志愿活动,形成常态化开展科技志愿服务的良好态势。

12.强化科普理论支撑。围绕“一体两翼,同等重要”,深入研究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的路径载体和传播机制,紧扣科协“1—9—6—1”生动实践,总结梳理中国科普发展鲜活经验,加强应急科普理论研究和公民科学素质评价国际交流,推出一批具有理论、学术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

13.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动员科技工作者履行科普社会责任,深入推进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建设。联合相关高校,持续推进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加强科普人才教育培训师资、课程、教材、基地建设。以科研人员、科学记者、科协骨干等为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和互动教学,创新开展科普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

四、落实“北京行动路线图”,拓展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国际化平台

14.以实体化方式推进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国际组织建设。建立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组织筹备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国际组织章程,建立专题网站,汇集各组织合作项目资源信息,研究以国际组织名义开展的工作项目。强化日常沟通交流,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科技组织的对接合作。办好2020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

15.推进双边多边务实交流合作。加强科协系统科普国际合作统筹协调和信息交流。集成中国科协及地方科协和全国学会科普交流资源和合作成果,积极开展和参与公共安全应急等科普传播交流,与国际同行共享科普资源成果。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科学素质评测及研究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精心打造一流青少年科技竞赛和品牌活动,组织开展科学教师培训,以建设“一带一路”虚拟科学中心为抓手,进一步发挥“一带一路”国际科学教育协调委员会作用,探索建立科学教育领域长效合作机制。继续做好中国流动科技馆赴尼泊尔、巴基斯坦国际巡展工作。办好2020国际科技馆能力建设高级工作坊、海峡两岸科学传播论坛等品牌工作。

五、强化改革创新,不断扩大科协科普品牌影响力

16.推动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可持续发展。总结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十三五”运行情况,编制《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流动科技馆区域常态化巡展,开展科普大篷车20周年主题年活动,继续探索流动科普设施社会化运行,深化农村中学科技馆辅导教师培训体系,搭建数字科技馆优质科普资源收录平台。打造“智慧科技馆”样板间,提升科技馆系统网上组织力。扎实推进全国科技馆免费开放工作,开展实施情况评估。

17.深入实施科技后备人才培养促进行动。办好第3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全国科技馆展览展品大赛、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高校科学营、“英才计划”等各项活动,创新组织动员机制,进一步提升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为载体,连接各级各类单位,探索打造“智慧活动”应用场景,示范带动科协系统青少年科技教育信息化建设。持续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丰富校外场所科技教育资源,探索总结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规律。

18.推动科普科幻产业发展。精心举办2020中国科幻大会,推动打造国内科幻领域权威平台。策划推出“平行宇宙”主题科幻展览。办好芜湖科博会。推进科技与影视融合,围绕促进科幻电影等科幻事业和产业发展,联合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来源:中国科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