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掠影

科技工作者风采(之四)|科普达人叶盛

日期:2018-05-31  浏览次数:3570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总干事长刘平生 (左)为叶盛 (右) 颁发学会首届科普奖

   叶盛,清华大学生物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

   叶盛为《人民日报》、《瞭望周刊》等多家媒体撰写科普稿件,翻译的科普图书《大灭绝时代》获得国家图书馆颁发的“文津奖”推荐图书奖。此外,他还是中科院“SELF格致论道讲坛”的演讲嘉宾和主持人,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普节目的录制。

叶盛

   作为一名“斜杠青年”,叶盛身上有多个不同标签:科研工作者/科幻作者/科普作者/科普译者/科普演讲者。

   1. 精彩的科幻/科普作品及科普活动

   叶盛的科幻作品并不多,从第一部科幻小说《端粒》算起,七年间只写了3个短篇和2个中篇,但每部作品的质量都很高:第一部中篇作品《二时代》获得当年的“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中篇小说银奖;第二部中篇作品《画骨》则入围了刚刚结束的亚太科幻大会“引力奖”的中篇评选单元,尽管遗憾地以第二高票惜败,但有机会与郝景芳、江波、陈楸帆等科幻名人一较高下,足以显示他的科幻写作实力。叶盛的科幻故事以精妙的构思见长,他不满足于时间旅行这类空泛的想象,而是在前沿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描绘了迥然不同的未来世界,探讨了科技对于人类生活以及人性的影响。
科幻小说《二时代》获“星云奖”银奖

科幻小说《画骨》入围引力奖最佳中篇

   在科普作品方面,叶盛也同样不算高产。从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加入“科学松鼠会”以来,叶盛每年撰写的科普文章基本不超过10篇,主要为《人民日报》“科技大观”专栏、《北京日报》、《瞭望周刊》、《百科知识》、《Newton科学世界》等报刊杂志供稿。叶盛的科普文章在编辑们中间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因为他不仅能够将复杂的科学问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还能兼顾文章的文学性,以及对于科技本身的思考。

   在业余时间,叶盛应邀前往多所中小学进行科普演讲,数次作为嘉宾或主持人参加了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与中科院网络中心联合主办的“SELF格致论道讲坛”,还参与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走近科学》等节目的录制。叶盛的科普演讲让听众对生物物理这个学科、当前微观生物学的整体研究情况,以及生命科学的前沿研究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及感性的认识。他的演讲不但得到了成人的肯定,也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让一些同学对生命科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立志将来从事生物学的科研工作,既传播了科学知识,也传播了科学精神。
叶盛作客央视科教频道《走进科学》

   2.一路走来的经验与心得

   
回看这些年从事科学传播工作的历程,叶盛认为,要想做好科普,一是要做到“以受众为中心”;二是科学传播者给予的“欲望”不能太过强烈,即不能试图把太多的知识塞进一篇文章或一场演讲中去。

   科研需要事实求是,不能偏离客观事实;科幻是艺术创作,可以自由自在,随心所欲;而科普是有功能性的,要达到传播科学知识的目的才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科学传播就必须采用读者喜欢的文体、贴近读者习惯的阅读方式、呈现读者想要接受也有能力接受的知识点。这就要求作者要了解科普文章的读者群,演讲者要了解自己的听众。

   “以受众为中心”进行科学传播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对科研人员来说其实尤其困难。因为科研人员习惯了授课这种传播方式,所以撰写的科普文章往往像一堂课,甚至像是从教科书里摘出来的一个章节。他们习惯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姿态,习惯了“以我为主”,主动地去给予,却不习惯也不太懂得如何去了解受众的需求,如何从读者的立场来写作。

   科学传播中常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传播者给予的“欲望”太过强烈。科研人员对于自己想要科普的科学问题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知,因此总想把更多的知识告知受众,却没有考虑到大部分受众没有能力一次接受那么多,导致传播的效果很差。

   对于如何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叶盛认为主要是多练习,多写科普、多讲科普,自然熟能生巧。此外,在写作完成或演讲准备好之后,先请非本专业的同学、朋友、家人看一看,听听他们的意见,对他们看不懂、听不明白的部分进行修改。如此反复几次之后,文章或演讲肯定会变得更容易让人接受。

   除去上面技术性的问题,责任心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很难在一朝一夕得以改变。有些科研工作者为了完成科普任务,给科学家讲、给社会公众讲、给中小学生讲,完全是相同的一套内容。这样的科普演讲,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叶盛坦承,效果好的科学传播确实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比如在GPCR的研究工作拿到诺贝尔奖之后,他应邀分别为《瞭望周刊》、《百科知识》、《少年科学画报》撰写关于GPCR蛋白的科普文章。针对三类读者群,他组织了不同的写作素材,安排了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了不同的篇章布局,最终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三篇文章,得到了三家杂志编辑和读者的好评。

   3.科研与科普相促相长

   
叶盛的研究组主要从事与癌症相关的结构生物学研究,近年来一直关注于癌症转移机制和癌症中的表观遗传问题。自攻读博士以来,叶盛已经向国际蛋白质数据库PDB提交了百余个蛋白质三维结构,发表了SCI收录的科研论文30余篇。进入生物物理所工作以来,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两项,科技部973项目的课题一项,并与国际知名生物技术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叶盛看来,科学研究工作是他的根。离开了这个根,茎与叶就不可能茁壮成长。正是因为有科研工作为他提供灵感与知识基础,他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科幻,引人入胜的科普。他也相信,只要肯付出一些休息时间,广大科研工作者们都可以尝试科学写作,以科幻或科普的形式来介绍自己所掌握的前沿知识,给自己也加几条“斜杠”。